跨信通资讯|Temu新规来袭:强制签《商品合规声明》,认证不达标面临下架危机!
近日,TEMU平台全面升级合规管控,强制要求全体卖家签署《商品合规声明》,明确商品须严格符合目标市场法规及认证标准。
根据协议,卖家需全权承担合规责任,违规商品将面临下架、资金冻结乃至店铺清退等严厉处罚。
1各地区市场法规及认证标准
韩国
❍电器用品与生活用品需通过 KC 标识认证;
❍儿童用品要遵守《儿童产品安全法》;
❍含化学品的产品需符合《化学物质管理法》与《家用化学产品及杀菌剂管理法》。
日本
❍电器类需符合《电器用品安全法》,并标注 PSE 圆形或菱形标志;
❍消费品要符合《生活消费品安全法》,部分产品还需 PSC 认证。
美国
❍一般产品应符合《消费品安全改进法》与《消费品安全法》;
❍儿童产品需提供由 CPSC 认可实验室出具的 CPC 证书;食品和化妆品须进行 FDA 注册;
❍床垫类要符合联邦回收法案(16 CFR 1632)。
加拿大
❍产品需同时符合《消费品安全法》以及 CSA(加拿大标准协会)标准。
欧盟
❍绝大多数产品需符合 CE 认证体系,包括准备技术文件、签署合格声明以及加贴 CE 标志。
英国
❍脱欧后,CE 标志逐步被 UKCA 替代;电器电子产品需符合《电气设备(安全)条例》;
❍日用消费品要符合《通用产品安全法规》(GPSR);
❍无线产品应符合《无线电设备法规》;
❍化学品类产品(如化妆品、清洁用品等)要符合《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、标签和包装法规》(CLP)。
2卖家该这么做
01 谨慎签署文件
若尚未签署相关文件,切勿盲目签字,优先在后台完整阅读声明内容,并下载留存;若已签署,需迅速开展合规情况全面盘点。
02 建立 SKU 合规清单
优先在 48 小时内完成,将所有在 Temu 平台售卖或计划上架的 SKU,按照类目、目标国家标注风险等级(红/橙/绿)。
03 停卖高风险 SKU
对无认证且短期内难以获取证书的 SKU,采取临时下架措施,或设置“仅限某国/某渠道”销售策略。
04 收集现有证书
将已有的测试报告、合格证、MSDS、DoC 等,按 SKU 分类存档,以备随时上传或提交给平台。
05 联系供应链与工厂
确认生产批次、检测记录情况,明确是否支持重新测试或进行合规改造。
06 与 Temu 沟通准备
准备好能证明合规的证据包,熟悉上诉/申诉流程与时限。
3卖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
01 资质不可“一证通用”
在跨境合规领域,资质的通用性存在严格限制,多数认证遵循“一国一证”原则。
例如日韩两国的认证也无法相互通用,企业切不可心存侥幸,试图用单一资质覆盖多个市场,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合规风险。
02 及时更新资质信息
法规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处于动态调整之中。像欧盟电池法、美国 CPSIA 等法规时常修订。
企业需养成定期核查 TEMU 后台合规要求的习惯,确保所持资质始终有效,避免因使用旧资质而陷入违规困境。
03 认证机构要正规
进行认证时,务必选择通过 CNAS/CMA 认可的第三方机构。若贪图便宜或轻信不正规渠道,拿到“虚假报告”,一旦被平台或监管部门查实,账号将面临严厉处罚,得不偿失。
Temu 强制签署合规声明,实则是跨境电商平台合规化转型的典型写照。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迈向“精耕细作”,规则重塑竞争格局,资源向合规卖家汇聚。
“合规是成本,更是竞争力,”一位跨境电商观察人士指出,“当平台流量向合规卖家倾斜时,违规经营的空间将被彻底压缩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



0 回答
默认排序
时间排序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!